太阳本病
……风伤卫者,因于气凉而窍闭也;寒伤营者,因于天温而窍开也。春夏而窍开,则病寒而不病风;秋冬而窍阖,则病风而不病寒。故秋冬寒盛而非不中风,春夏风多而亦有伤寒。……
此句,先生之意在于强调“秋冬寒盛而非不中风,春夏风多而亦有伤寒”,并非径指“春夏不病风;秋冬不病寒。”[1]而“风伤卫者,因于气凉而窍闭也;寒伤营者,因于天温而窍开也”,也仅是为了引出后文之结论而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对于前文“伤而得之”的情形,风寒外感,还有一类常见情形,即“感而得之”。《四圣心源》:“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2]又《伤寒说意》:“感春之风者,谓之中风……感冬之寒者,谓之伤寒……”[3]因此,中风之病,可简单理解为人体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根据“同气相感”的原则,风之气,主要感在肝胆[4]。胆为阳,主表,主外,主经络[5],故外感风气过旺之病,感于外而胆木先病(如先生释春温之病:“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其经尽则在厥阴之脏”[6]);病而不降,相火上炎则证见发热、汗出。而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风盛血热,风木疏泄,亦必见发热、汗出。因其血热,故外证必见唇舌鲜红或绛红。至于伤寒之病,可简单理解为人体感得天地寒水之气过旺。寒水之气,初感则受在太阳之经。太阳寒水之气敛束过旺,故证先见为恶寒。因其太过,是以恶之也。
……寒邪伤营,则营血束闭其卫气,故卫郁而生表寒;风邪伤卫,则卫气遏闭其营血,故营郁而生里热。……
“营血束闭其卫气”,则营在外而卫在内。卫气失其“卫外”之功,人体无阳气作外之屏障,是以恶寒。此种情形,亦可简单理解为感应得寒气过旺,敛束太过而恶寒。风伤卫亦类似。
……太阳经病,不过风寒二者而已。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而兼寒,寒而兼风,则有桂麻各半之方。风而火郁,寒而水停,则有大小青龙之制。风寒已解而内燥,则有白虎清金之法。风寒未透而内湿,则有五苓利水之剂。风寒外散,血热里郁,则有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设。此皆太阳风寒之本病,处治之定法也。……
此为太阳病治法总纲。
太阳经提纲
……在经失解,自此而内传二阳,里入三阴。腑热作则脉浮大,脏寒作则脉沉细。……
本书卷首,《仲景微旨·一气独胜》:“阳莫盛于阳明,阴莫盛于少阴。”是以此处“脉浮大”“脉沉细”,举阳明、少阴脉概言也。《伤寒论》第186条(阳明二):“伤寒三日,阳明脉大。”第295条(少阴三十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浮大”为三阳合病病脉,如《伤寒论》第268条(阳明四十一):“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若纯属阳明脉,则应见为洪大。至于“沉细”,先生于本书“少阴一”(《伤寒论》第281条)中释:“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少阴之脉微细,必兼沉也。”
(太阳经提纲一太阳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辨92】)
先生释文“……风寒闭其营卫,气郁不能透泄,则外见恶寒……”之“风寒闭其营卫”,一般情况下非言“风”与“寒”同时感伤于人,而是“中于风或伤于寒,而使其营血或卫气郁滞”的意思。如“太阳四”(《伤寒论》第2条):“太阳之经,有营卫之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风寒客之,各有所伤。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先生于《四圣心源·伤风根原》示“紫苏姜苓汤”,文中虽然是“风、寒”并举,称,“一被风寒,闭其皮毛,肺气壅遏,不能外发,故逆循鼻窍,嚏喷而出。”但是,在《伤寒悬解》的语境中,分为3种情形。如前文:“风用桂枝,寒用麻黄。风而兼寒,寒而兼风,则有桂麻各半之方。”
这种分析方法,不同于历史上其他一些医家,常将“风、寒”混为一谈,导致后学对桂、麻的功用无法精确理解。如《时病论·备用成方一·葳蕤汤》:“丰按:风温之病,因风触发,发热有汗,不可汗之。今谓汗少者,风必兼寒可知,故兼用羌、葛、麻黄……”《六因条辨·伤风条辨七条·伤风条辨第一》:“风必兼寒,先伤乎肺,肺脏空虚,形如愚盘,风寒蚀之,则清肃不行,而气不宣化,故鼻塞声重。”《历代古方验案按·第八章·治风剂》:“风之感人,必有间挟,常因时序变换而异。严冬寒冽,风必兼寒;春时气暖,风必兼温……”《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剂篇·加味桂枝代粥汤》:“究之,风寒原不相离,即系伤风,其中原挟有寒气。”
原论,太阳病,其脉之所以“浮”,是因为,感风者,病在甲木;少阳甲木之经气不敛,故脉浮于上。感寒者,病在壬水,太阳壬水之经气不收,亦脉浮于上。也就是说,“脉浮”总为须收须敛之经气,不收不敛。
(风寒总纲太阳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也。【7】【辨92】)
释文“……中风非无外寒,究竟内热多而外寒少……”之“外寒”,先生认为是“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外寒。”亦太阳经受邪,病而见其寒水之令气之故,并非指“风必兼寒”。
(风寒总纲太阳三: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辨93】)
先生释文示,“……阴盛则内寒外热,内寒,故欲近衣;阳盛则内热外寒,内热,故不欲近衣。……”是即示人“外象为假而内象为真”。内象往往更具真实性。程郊倩先生释:“本真不可得而见,而标假易惑我以形,故直从欲不欲处断之。盖阴阳顺逆之理,在天地征之于气者,在人身即协之于情。情则无假。”
这是中医临床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太阳中风
……内乘阴位,而遏营血,是以病也。……
“遏”者,抑制、阻拦之意,亦遏抑、压制之意。此时,卫气内侵至阴位,而营血的原有空间更加收缩。
(太阳中风一太阳四: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辨93】)
先生释文示,“……卫伤则闭其营血,故发热……”从前条“(卫气)内乘阴位,而遏营血”的角度分析,单位空间里,血浓生热,乃中风发热的分析角度之一。从“感而得之”的角度分析,营血中感得风气过旺,血中孕火,发热理所当然;而风性疏泄,汗出也理所当然;风盛则恶风,先生释为“汗出卫泄,是以表虚而恶风。”但这难以解释阳明病,汗多却不恶风的情形,且不能认为阳明病汗出卫气不泄。因为不泄则太阳之表证不去。是以“太阳十五”(《伤寒论》第94条)示:“阳明病,腑热蒸发,则汗出表解。”(该证之汗出为热蒸窍泄)。
(太阳中风桂枝证一太阳五: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13】【辨103】)
先生示,“……是卫气被伤而营血受病也,故伤在卫气而治在营血……”这种说法,不能说没道理。但是,终归有些兜来转去。《伤寒悬解》全是为了解释张仲景先生的理论,因此不少说法需要在张仲景先生的语言环境中来叙述;《伤寒说意》少了点语境束缚的框框,相对更流畅些。实际上,《四圣悬枢》是黄元御先生根据四圣医理,自己对外感病治法所做的提炼,因此理论观点和文字表达更加圆融流畅。比如这句话,于《四圣悬枢》中称:“中风之病,己土与木火受之。木火主血,随己土而上升,以阴体而抱阳魂,故血常温升而内发,中风而血不外达,是以病在血分。”[7]该书“温疫”章中,亦明示:“温疫之感,全在少阳厥阴两经。厥阴职司营血,而营中之伏热,则少阳之相火,而非但乙木所胎之君火也。”[8]“温疫之证,发热出汗,得之于风。”[9]温疫实亦中风之病。本书“太阳伤寒抵当汤证”导语亦明言:“中风之病,在乎营血”。实际上,似不必用“被伤”“受病”等概念来衔接。径用前文“感而得之”的理论来解释似亦可。
桂枝汤,先生于《伤寒说意》示:“此中风之法也。”[10]明示是“中风之法”,不是“中风之方”。
什么是“中风之法”,或称“桂枝汤法”?其病发因为“卫秉金气,其性清肃,清肃则窍闭,闭则无汗。风以泄之,卫气不敛,则汗出。卫以收敛为性,风愈泄而卫愈闭,闭而不开,故郁遏营血,而为内热。”(见《伤寒说意》该节)因此,用芍药清营中之热,用桂枝达营中之郁,而用甘草、大枣补脾精滋肝血,生姜调脏腑宣经络。概括起来,桂枝汤法就是滋化源、清营热而达营郁。
程郊倩先生有一句话亦说得很好。称,“不讲于仲景之法,都是妙方,用来都未必妙也。”[11]
(桂枝证二太阳六: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辨99】)
先生释文示,“……邪不及营,故尺脉弱。……气愈闭而风愈泄,故营疏而汗出。……”若果是“邪不及营”,则其所谓“弱”,只是相对于病脉而言之“弱”,而并非指患者本来的尺脉弱。窃以为,原文改为“阴弱者,必见其汗自出”,或“阴弱者,因于其汗自出”,似乎更能应对多个角度的解释需要。简单的解释,“营候于尺”(此段前文),而汗血同源,汗泄营血,故在尺脉见营血之“弱”象,是为“阴弱”。
(桂枝证四太阳八: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于其时发汗则愈,桂枝汤主之。【54】【辨106】)
此条,“脏无他病”的“自汗出”,较难判断是何病。比如,可能仅仅是经阳之虚。但是,如果并见“时发热”的“自汗出”,则是营热熏蒸了。
原文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用药能够“先于其时”,说明患者“时发热,自汗出”的症状出现,是有确定的时间规律的。如果有确定的时间规律,则未必“脏无他病”也。完全可能是医者四诊不到位,没有发现其他问题的缘故。
(桂枝证五太阳九: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辨107】)
此证之“营气和”,指营气能够疏泄。但是,这种“能够疏泄”,仍然是病。因为,平人不至于“常自汗出”。之所以“常自汗出”,是因为风木过于疏泄。而风木过于疏泄,则必将出现“风愈泄气愈闭”的问题,亦即卫气亦异于常人而过度敛闭也。风与气均异于常态而反向发展,是以称之为“卫气不共营气和谐”。“自汗出”为人身感得风木之气过旺,营热过盛,是以用桂枝汤之芍药清热。
原文“复发其汗”,是指建立在服桂枝汤,即用了芍药清热之后的啜稀粥,而不是指其他的发汗之法。若果真“复发其汗”即可愈病,何不干脆用麻黄汤,反免了服粥的环节?
(桂枝证六太阳十: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辨222】)
此条的情景设定是桂枝汤证,服桂枝汤之后“反烦不解”。窃以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患者感得风邪过旺,医者却套用了桂枝汤的原方原量,导致三两芍药不能清其营热,三两桂枝升阳至于上焦,反使上焦阳壅不能降敛,致发烦象。这就是后文“太阳十七”说的:“……心下痞塞,肺郁生热,无路下达。桂枝辛温之性,至胸而出,不得入胃腑而行经络,是以吐也”之理。先生认为是“风池、风府必有内闭之风不能散”,可参考。
(桂枝证八太阳十二: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44】【辨108】)
原文此条,为什么“解外”之治,是“宜桂枝汤”?这是因为此条的情景设定。此条的设定是,有太阳病,同时有“可下”之证,只是因为当时尚有外证未解,所以必须先解其外证。那么,什么是“可下”之证呢?是阳明腑证。而阳明腑证,必定已见汗出,而不再有“脉浮紧”“汗不出”之桂枝汤忌用证;相反,汗出而仍然有恶风或恶寒之表证(外证),恰恰就是桂枝汤证,所以称“宜桂枝汤”。
实际上,此条与《伤寒论》第45条(太阳五十六):“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的情景设定是一样的,均为内有阳明腑证,而外有桂枝汤证[12]。亦正因此,前人将两条紧挨在一起列为第44、第45条。但是,先生以第45条乃因“先发汗不解”,为太阳坏病而归入坏病章,亦有道理。
(忌桂枝证十四太阳十八: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辨99】)
原文“桂枝本为解肌”,先生释为“桂枝本解肌表”,似言犹未尽。若仅指解表,似乎不必用“肌”字。而肌肉属阳明,与太阳病又有什么关系?
窃以为,此处确可理解为指肌肉。所谓“解肌”者,解除肌肉之苦也;肌肉之苦者,木气之侵克也。亦即桂枝汤证,常可见“身体疼痛”之证[13]。如“太阳七十九”(《伤寒论》第91条):“……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表宜桂枝汤。”是乙木之克己土也;“太阳八十”(《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亦乙木之克己土也。“太阳六”(《伤寒论》第12条):“鼻鸣干呕”之“干呕”,胃气上逆之象,是甲木之克戊土。何以出现木气克土?因为木气(肝胆)病了。五脏有病,传其所胜[14],故木病而克土。肝主营血,血热则病。如前文引言,“中风之病,在乎营血。血郁则生热。”因为是血热而病,因此桂枝汤中用芍药泻其营热。汗泄肝陷,木气郁遏,亦病。其治则需更加芍药一两(太阳八十)。表证之相反情形,是气郁而病的麻黄汤证。先生释文示:“若其人脉浮而紧,发热,汗不出者,是寒伤营血。营伤则束其卫气,是当去芍药之泻营血,而用麻黄以泻卫气,桂枝(汤)不可与也。”
太阳伤寒
(太阳伤寒麻黄证一太阳二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辨113】)
麻黄汤,先生于《伤寒说意》中示:“此伤寒之法也。”[15]同样强调的是“法”,而不是一个针对某种病的“方”。
麻黄汤法,或曰“伤寒之法”,是开表气降肺逆兼达木郁(即达木气)。是以右路用药为主,兼顾左路升阳的疗法。
原文的“喘”是杏仁证;“无汗”是麻黄证;“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乙木下陷并克土,桂枝证;“头痛”亦杏仁所治,降逆也;“发热”“恶寒”由麻桂所治,开表而达郁也。
(麻黄证四太阳二十三: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辨204】)
先生释文示:“……若头痛不已者,是卫郁不得旁泄,而逆冲头面,故致头痛。……此宜以桂枝泻其营郁,使不闭束卫气,卫气松缓,则衄证免矣。”
此条自古有不同意见。窃以为,此证即便如先生所称,是“麻黄证中又有用桂枝者”,亦非如先生所称:“宜以桂枝泻其营郁,使不闭束卫气,卫气松缓,则衄证免”;更非如尤在泾、柯韵伯先生之意:“宜桂枝汤”应在“当须发汗”句后。吾意“若头痛者,必衄”,是患者觉头痛后不久,发生了“衄血”现象。因“衄则卫泄病除,亦同汗解”[16]。但是,此证在“衄血”之后,尚有营郁未达,即如“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之证。其时,“可更发汗”[17],宜用桂枝汤泻其营郁。否则,卫郁未泻,即表气未开,不宜桂枝汤。吾此意与郑钦安先生“头痛而衄者,是邪从外解。仍以桂枝汤治之,是随机斡旋……”之意同。但郑说并未细析“邪从外解”之后,为何仍需“以桂枝汤治之”,是一漏。
需要提醒的是,读《伤寒论》,需要时刻注意张仲景先生句子的情景设定,找出潜在的隐性假设,不能单纯从词语、句子的字面去理解。程郊倩先生认为,“仲景之书,都是言不尽意。微辞妙义,要人言外求之。”(《辨114》)即吾前句之意也。
(忌麻黄证八太阳二十七: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脉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50】【辨114】)
原文此条,以及先生之释文,仅为示人医理而已,并非指“尺中迟者”,必定“不可发汗”。依先生示,“尺中迟者”,病机是“肝脾阳虚而血少”,因此,麻黄汤加大枣、当归,或再加炙黄芪,则无弊矣。麻黄易为紫苏叶亦可。
太阳风寒双感证
(桂麻各半证一太阳二十八: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人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辨203】)
先生释文示:“如疟状者,营阴卫阳之相争,阳郁于内则发热,阴郁于外则恶寒。盖风寒双感,营卫俱伤,寒伤营则营欲泄,风伤卫则卫欲闭。……”
此证,《伤寒说意》释为:“……若脉浮而紧,面热身痒,是阳为阴郁,欲发而未能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证虽风寒两感,但脉见浮紧,究是伤寒之脉,故先生言“阳为阴郁”。“阴”者,寒也。“阳”者,左路升达之阳气也。肝脾不能从左路上达,血脉郁阻,故身痒。“面热”者,外有寒闭,内有肝郁,右路阳气不敛而胆胃之气浮越在上也。用桂麻各半汤者,麻黄汤中,无芍药可清营郁之热也;用枣者,需滋其发汗之化源也;生姜兼具解表、降逆、播宣经络之用,于外感之证,亦大有其用。(桂麻各半汤可认为是麻黄汤加味。即加芍药清营热,加姜枣滋中焦。因其人“阴阳俱虚”也。)
桂麻各半汤证是风寒两感证,与单纯中风之桂枝汤证、单纯伤寒之麻黄汤证不同。但是,外感风寒之病,除此三者,仍有其他发病证型。如《四圣心源》之“伤风”。
先生所称之“伤风”,病机乃“中虚而外感”[18]。但此之“外感”,所“感”者,却非仅是“风”。如该节称:“……一被风寒,闭其皮毛……”是即伤于风寒也,非仅伤于风也。此于“齁喘根原”看得更清楚。虽言“齁喘者,即伤风之重者也。”[19]但是,先生在“紫苏姜苓汤”方后,却称“若皮毛闭束,表邪不解,则加麻黄。”是即“表有寒邪,宜加麻黄开表”之意也。
但是,《四圣心源》之“伤风”“齁喘”,虽先生称之为“被(披)风寒”,却不是《伤寒论》之风寒两感证;实际上亦非伤于风,而是伤于寒的轻证。因此,即便是齁喘之“紫苏姜苓汤”,方意无非是在调中焦基础上,麻、苏开表,陈、杏开壅理气,姜、夏降逆。可认为是麻黄汤的炙甘草拓展为炙甘草、砂仁、茯苓,桂枝升阳达郁部分为干姜代劳,杏仁拓展为陈、杏和姜、夏,而麻黄则易为苏或拓展为麻、苏。即便加石膏,亦仅是清肺热,而不用桂枝汤中至关重要之芍药。可见,《伤寒论》中风“营郁血热”之证,是不在《四圣心源》之“伤风”“齁喘”证叙述范围内的。因此吾称此二者仅是伤寒轻证。只缘患者相对于《伤寒论》之患者,素有中虚土湿之不足,故先生于《四圣心源》举此治法。
总的来说,《四圣心源》之治法,对今人更具针对性。
(桂枝越婢证二太阳二十九: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113】【辨197】)
此条,文中“弱者必渴”与“诸弱发热”的病机一样。血虚阳弱,是以脉弱。左阳难升,一旦外邪束闭,左阳更加难升;左阳难升则右阳更加浮越不敛;阳浮于上,故发热(亦表寒敛束,营郁之热)。原文“解之”之法,先生释为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药含大枣,可用。总之,非麻黄汤可解。临证尚可于桂枝二越婢一法中,加术或参。
(桂枝越婢证三太阳三十: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辨201】)
此条,《伤寒悬解》续于《伤寒论》第113条[20](太阳二十九)之后,文中有“弱者必渴”之症。“渴”为肺之燥热,故用石膏。所谓“稍清其内热”者,清肺热也。《伤寒说意》有“麻黄泻其卫郁,石膏清其肺热”[21]之句。
此方中,大枣、生姜的实际用量,在全方中的比重,相对于桂麻各半汤来说是增加了。这也充分证明了此条先生释文,“其脉不弦紧而微弱者,以血藏于肝而内胎君火,实以阴质而抱阳气。血虚脉弱,是无阳也。”即“无阳”指的,首先是血虚。
此证除了稍有表寒之外,主要是血虚肝郁,胆火刑金。
(桂二麻一证四太阳三十一: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辨202】)
先生释文示:“……其风邪多而寒邪少,宜桂枝二麻黄一汤,重泻营血,而轻泻卫气,乃为合法也。”
此证寒热不频,是正气之虚,用桂枝二麻黄一,虽先生曰“重泻营血,而轻泻卫气”,实亦“少用麻黄汤泻阳气,而多用桂枝汤补中焦升左阳”之意也。用桂枝二麻黄一汤,营热不盛者,芍药可减量。
先生并称,“与桂枝汤,如前法”乃“与桂枝汤,如前法而加越婢”,即加麻、膏;认为其证乃“表有寒而里有热”。窃以为,加石膏无误,因症见“大汗出”“脉洪大”,是已见阳明腑热也,石膏清胃腑之热也。至于认为有表寒而加麻黄,则似未必。症见“大汗出”,依理表闭应当已开。除非患者仍然稍觉恶寒,即如先生所称,乃“大汗出而表未解”,方可加麻黄。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
太阳中风,脉缓头痛,汗出而不烦躁,此其脉紧身痛,无汗而烦躁者,卫闭而营不能泄也,故其脉证似伤寒;太阳伤寒,脉紧身疼,此其脉缓而身不疼者,营闭而卫不能泄也,故其脉证似中风。
无汗之证,非卫闭而营不能泄,即营闭而卫不能泄。究为“闭”及“郁”之病。中风者,风愈泄而卫愈闭,欲闭不得,而“内乘阴位,而遏营血”(本书“太阳中风”导语),卫在营外,故为卫闭而营不能泄。伤寒者,寒愈闭而营愈泄,欲泄不能,而“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本书“太阳伤寒”导语),营在卫外,故为营闭而卫不能泄。泄者,发也;非“营性疏泄”“卫性敛束”之意也。
(大青龙证一太阳三十二: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也。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38】【辨196】)
此证,为何“不汗出而烦躁”可断为中风?如何辨别大青龙汤证因于伤寒还是中风?
一者,中风见证为“无汗而烦躁”之时,其脉常为数脉。“数为热”,是辨为中风的依据之一。二者,此证之烦躁,必在外感初病不久即发。因乃“经热不解,内传于胸”所致。此之“经热”因于“中风”,为阳邪;而“中风”乃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之故,故病发即见经热盛,并于烦躁之时,伴见燥渴。若是来自于伤寒,营闭卫郁之热,必有一个蓄积之后方见燥热内传的过程,其燥渴之发稍迟。三者,伤寒之大青龙汤证,初发之时,其恶寒比中风之恶寒(恶风)更重,毕竟是伤于寒之证。此可作为辨别病因之依据。四者,称此证得之中风,亦是《伤寒论》此条(第38条)之设定。文中“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先生释文为:“中风之脉证如旧”,可见其为中风之证也。因其阳虚阴旺,脉见微弱,故不可再用大青龙汤施治。
《伤寒说意》中提示“青龙发汗,最善亡阳”者,麻黄剂量大也。之所以用大剂麻黄,因中风之大青龙证,卫气敛束力大之故也。中风之病,本应风气疏泄而自汗出,而得之中风的大青龙证,反见“无汗”,是卫气敛束之力过强也。或也尚有素体阳弱血虚之故,使其即便中风,感得天地之风气过旺,仍无法热积而燔蒸、窍开而汗出。方中用大枣者,一方面因其素体血虚,一方面因内热伤阴耗血。本书“太阳二”示:“营郁里热,若经中阴旺,则营气不至内蒸”;又因“脾为生血之本”(同条释文),是以用大枣补脾精而生血。相比之下,小青龙汤则仅用炙甘草。二者之不同,亦可参阅《长沙药解·大枣》所示:“桂枝汤开经络而泻营郁,不以大枣补其营阴,则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内伤来矣,故仲景于中风桂枝诸方皆用之,补泻并行之法也。十枣汤、葶苈大枣数方,悉是此意。惟伤寒营闭卫郁,义在泻卫,不在泻营,故麻黄汤不用也。”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窃以为,辨其病因源自伤寒还是中风并非最重要。即如《伤寒说意》中,先生所示:“其实,青龙、白虎,乃风寒共用之方。”[22]
重点方法是,结合五运六气,辨其何经之逆[23],然后对证下药,较之辨其病因更为重要。此即《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意也。用药方面,外感之证,表闭(常症见无汗)用麻黄(温病、温疫或疹病用浮萍;寒疫或痘病用紫苏[24])开表;营郁(常症见恶寒或恶风)用桂枝(温病、温疫或疹病用丹皮;寒疫或痘病仍用桂枝)达郁;而营热(常症见汗出)用芍药;气壅用杏仁;气热用石膏;汗出用枣、草滋其化源[25],生姜解表[26]兼行经;中寒用干姜、肺寒用细辛。药虽寥寥,善用可通治外感初病各证矣。
(大青龙证二太阳三十三:伤寒,脉浮缓,身疼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39】【辨211】)
此证乃表闭而里热。热在胃,土困而身重也。“乍有轻时”似有二义。一者,胃热未至极盛也;极盛则是大黄证而非石膏证也。二者,土气于一日四时之间,有生克乘化之不同,逢天时之助则症轻也。前者较有临床价值。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小青龙证一太阳三十四: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噫,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辨212】)
先生释文示:“……凡此皆水气瘀格之故,宜小青龙汤。甘草培其中气,麻、桂发其营卫,芍药清其风木,半夏降逆而止呕,五味、细辛、干姜降逆而止咳也。”
此方,“芍药清其风木”,于《长沙药解·麻黄》条中称为“芍药清其经热”。意思小有差别,以彼条更善。该说有深义。此证为营血之热,乃营血郁滞,而胆木上逆、相火上炎之故。胆木上逆而刑克戊土,故干呕;火炎血热,故舌质必红。此“热”,即先生于本章导语中称,“以其热渴,双解表里之寒,小青龙乃不易之法”中之“热”,乃表寒闭束,营郁所生之热。而大青龙汤之所以不用芍药者,其“发热”,乃气分之热,其证必见烦躁;因非血分之热,故舌质不红。
小青龙汤不从大法的角度看,而仅从处方的角度看,历来也是争议较多。其中争议较多的是此方的君药。因方后有“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若喘,去麻黄,加杏仁”的说法,因此很多人认为麻黄不是君药,认为此方之中,始终不变的“五味、细辛、干姜”乃为君药。
窃以为,小青龙君药应当是麻黄。因为种种征象,均是寒邪束表引发的。解表散寒,治标的麻黄,当仁不让应为君药。而之所以能屡处将其去掉而加其他药的原因,是因为,“或利,或噫,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等证虽然是小青龙之见证,但其时内之湿与虚,已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先清除主要矛盾(此时之用药,实则已非小青龙汤),然后酌情再用小青龙。而彼时再用小青龙,必定就不是去麻黄的治法了。这其实就像桃核承气汤证,见证虽然是桃核承气证,但在表未解的情况下,就不能先用桃核承气汤,以及外虽见桂枝证,而内见“下利,腹胀满”,必须先温里一样的道理。《伤寒论》第106条(太阳四十四):“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第372条(太阴五):“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小青龙证“心下有水气”的“水气”是“水饮”(参《长沙药解·麻黄·小青龙汤》),简单可理解为“痰湿水饮”[27]。患者常有痰多色白、唾多涎流或舌苔白润厚腻等症象。
张仲景先生“水气”一病,症状多种多样。此证之“水气”为“水饮”,十枣汤之“水气”为“悬饮”,《金匮》“水气三”释文有“正偃则咳出清水”之症,“水气十三”为“阴肿”;“水气十四”为“腹大,不能自转侧”;“水气十五”为“鸭溏”;“水气十六”为“腹大,四肢苦重”;“水气十七”为“腹大、脐肿、阴下湿”等。其根本病因通常是土湿不运,直接病因可以是寒邪束表,病机多数是气郁水泛。
“水气三十二”原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一句,可说明脏腑之“水气”,通常见为痰湿水饮之证;而经络之“水气”,通常见为肢重肤肿之象。具体可参《金匮悬解》“痰饮”“水气”等篇章。
(小青龙证二太阳三十五: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辨129】)
此条,文意设定乃阳虚之人。如下条,“太阳三十六”(《伤寒论》第41条),先生示:“大青龙证是表阳之盛,内有火气;小青龙证是里阳之虚,内有水气。”“里阳之虚”即阳虚之人。
先生释文称,“小便利者,津液渗泄,则必发燥渴。”此句含有津伤而阴虚的意思。实际上,“小便利者”是风木疏泄过度,风动而见燥渴。其实是阳虚土湿之人而已。因其阳虚土湿,是以虽觉燥渴,饮多则不消;饮多助湿,木更不达,是以“心下悸”。“小便少者”,则是木不疏泄,而苦其急之于里也。
(小青龙证三太阳三十六: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辨213】)
先生释文示:“……阴阳一偏,逢郁即发,大小青龙外解风寒而内泻水火,感证之必不可少者也。”
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当今之世,更多的是阴阳有偏胜之体。因此,大小青龙之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体内阴阳平和而只有风邪或寒邪在表的桂枝汤或麻黄汤。当然,从当今世人的体质看,小青龙汤的使用频率,比大青龙汤更高。
太阳伤寒白虎证
然白虎汤证,虽皆伤寒之条,其实来自中风者多。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为风证甚明。以中风多传阳明,白虎汤证乃承气证之初气也。
“来自中风者多”一句,示人该证多见“汗出”之象。“太阳四”(《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白虎证一太阳三十七: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350】【辨426】)
先生释文示:“……而胃火未盛,肺津先伤。是以一见渴证,先以白虎凉金泻热,滋水涤烦。膈热肃清,则不至入胃,而致烦热亡阴之害矣。白虎证即将来之大承气证,而里热未实,从前之大青龙证,而表寒已解者也。表寒已解,故不用麻黄,里热未实,故不用硝、黄。”
白虎汤证乃手太阴燥证[28],亦“阳明承气证之初气也”。白虎汤证,病在肺,而肺合皮毛,皮毛又统归太阳经,将白虎汤证归为太阳经证之篇章,亦在理。
白虎汤证之燥渴,源自相火之刑克,但白虎汤无芍药等清泻相火(营热)之药者,要在“表寒已解”四字。经病之解,一者,在于经热内传,内热蓄积,由内之外熏蒸,毛窍大开,经热外泄,化汗而出,故无须芍药清经热(营热、相火)。二者,病至白虎证,多有已服其他解表药者。正治之法,自汗用桂枝汤;中风而无汗烦躁用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无芍药清相火,亦因经热随汗外泻之故)至若伤寒而成白虎,必由经热蓄积而成,其时亦必见窍开汗泻,故白虎汤用药径自针对肺之燥热可也。若外寒未解而见燥渴甚盛,或是燥渴甚盛而见唇舌绛红者,用大青龙汤加知母、粳米,或用白虎汤加芍药、丹皮,医者随证化裁可也。
白虎汤的使用要点,一是“表寒已解”。表寒未解,宜加麻黄、苏叶或浮萍、薄荷。二是阳旺之渴。如先生示:“一见渴证,先以白虎凉金泻热,滋水涤烦。”素体阳虚之人患渴证,为太阳入太阴之证;中焦湿盛致渴,宜五苓散。五苓散证,阳虚渴旺而有表寒者,宜加麻黄或苏叶(其实就是小青龙汤了。小青龙有“或渴”之症;而湿盛者,有“加茯苓”之化裁。后文“太阳风寒五苓散证”导语中,先生明示:“太阳表证未解,而里有水气,小青龙、五苓散皆解表泻水之剂。”表有寒邪用青龙;表有风邪用五苓)。
(白虎证二太阳三十八:伤寒,脉浮滑,此里有热表有寒也,白虎汤主之。【176】【辨209】)
先生释文示:“……脉滑者,里有热也;厥者,表有寒也。……浮滑者,阳气郁格之象也。此之表寒,乃阴气之外浮,非寒邪之外淫;不然,表寒未解,无用白虎之理。”
原文此条,关于“表有寒”三字,历来也是争议较多。窃以为,仍宜以先生此释为准。
寒邪束表而不严重者,白虎汤热服,能见汗出者,亦有效。但毕竟不是正法。总之,无汗之人服用白虎汤,必须用热服或是加解表药等方法,取其微汗。此即下条,“太阳三十九”(《伤寒论》第170条)所示。初病之后,若已用解表药而不觉恶寒,或是已经出过微汗,已不觉恶寒者,则表闭已开,可径用白虎汤。
(白虎证三太阳三十九: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辨211】)
先生释文示:“……此合用大青龙双解表里,不可与白虎汤但清其里。”
原论此条,提示“其表不解者,不可与……”又提示“无表证者……”是亦一再提醒白虎汤不可用于“表寒未解”之证也。至于先生所示,“此合用大青龙双解表里”,宜参“太阳三十七”(《伤寒论》第350条)吾注,若外寒未解而见燥渴甚盛者,用大青龙汤宜加知母、粳米,不可胶柱鼓瑟,执迷于所谓之成方也。后世“经方不加减”之说,不值一驳。
(白虎证四太阳四十: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辨210】)
此条之“背微恶寒”,先生释为“阳乘阴位,而生里热,则阴乘阳位,而生表寒”,是阴阳易位,亦如里热格阴于外之意。窃以为,背为太阳之部,“微恶寒”为卫阳不充,释为肺燥不敛,致肝郁不达,卫气不能由下焦而上出,似亦可。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五苓证一太阳四十一: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辨126】)
先生释文示:“……多服暖水,蒸泻皮毛,使宿水亦从汗散,表里皆愈矣。”
需要说说的是,表证中风,服桂枝汤需啜粥以发汗,而五苓散证的服药关键,亦在于方后“多饮暖水,汗出愈”七字。既是“汗出愈”,则汗不出必不愈;而汗之出,在于“多饮暖水”,借水之暖气,熏蒸毛窍也。方后“白饮和服”四字亦未可忽视。“白饮”于此宜作“米汤”看,以代粳米“最补中焦,而理清浊”[29]之用也。临床见有明显恶寒表证者,加麻黄或紫苏,(因患者素体阳虚,并宜参、枣)或合小青龙汤加减,亦医者之随证化裁也。
(五苓证二太阳四十二: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辨215】)
先生释文示:“……不渴者,湿邪较轻……”
此条之五苓散证,虽伤于寒,然已经汗出而表解,故不必加解表之药。其时因不须通经发汗,“使宿水亦从汗散”(太阳四十一,《伤寒论》第74条),故无须“多服暖水”。
关于“不渴者”,先生仅言“湿邪较轻”。虽无误。但是,伤寒汗出、不渴,为何需用茯苓甘草汤?用它治什么?柯韵伯先生认为,原文“汗出”后,当有“心下悸”之证;郑钦安先生则认为应有“小便不利”之证。窃以为,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仅是湿邪程度的区别。而“心下悸”和“小便不利”均可因湿邪引起,因此二者的存在都有可能。
简单说,原论第73条(本条)的情景设定,乃阳虚之人,患伤寒病,发汗后出现湿气萌动证象的对治方法。
太阳伤寒抵当汤证
(桃核承气证一太阳四十四: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辨133】)
先生释文示:“……缘膀胱热结,必入血室……”
此条,《伤寒说意》释文称:“太阳表寒不解,经热内传,……经腑合邪,热结血分,则其人如狂……”“经腑合邪”是太阳经与太阳腑。但是,“经腑合邪”为何称之“热结血分”?《长沙药解·桃仁》为何更言“血室瘀蒸”?其中原因,是经络中之郁热,实际上就是营血之热。营血藏于肝而为心所主,既然经络之血热,肝(血室)、心必然不能不受其殃。因此有“血室瘀蒸”,以及本节“热结血分”“心主血而藏神,血热则神乱”之说。也就是说,“经腑合邪,热结血分”两者不是递进关系,而是讲经络之热,往内而向太阳腑和厥阴脏传递的两条路径。血结下焦,故用硝、黄;经络血室凝瘀,故用桃、桂。
但先生此之释文明言“膀胱热结,必入血室”,似是膀胱腑与血室之间的传递关系,应当如何理解?窃以为,虽然壬水(膀胱水)生甲木(胆),而甲乙(胆肝)同气,膀胱热理论上可以传至肝脏(血室。有称胞宫为血室者,亦与肝脏相连)。但是,此证,如本章导语,先生示:“热结血分,是中风之证,非伤寒之证也。”既是中风之证,甲木(营血)热生在先,不必反从膀胱传来矣。因此,“膀胱热结,必入血室”,虽然不排除有因果关系,但更多的情况下,仍然是前述的并行关系。并且,“必入”之说,亦未必。需看程度。临床上,中风之病,导致肝病血热者多见;导致膀胱热结者少见。
此处释文称“中风”,《伤寒说意》释之为“表寒”,二者并不相同。但是,“水腑不清,膀胱素有湿热”却是一个相同的内因。表邪一郁,腑热即应,是以热结膀胱。之所以言其有瘀血,一者是其人“如狂”,是血热扰乱心神;二是“小腹急结”,是瘀块的明证。至于“先解其外”,视其是风还是寒,对症施治可也。
(抵当证二太阳四十五: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辨134】)
先生释文示:“……寸脉浮,关脉沉,当病结胸,乃反不结胸,而其人发狂者……”
原论“脉微而沉”,先生释为“寸脉浮,关脉沉”,是因为《伤寒论》第128条(太阳一百十八)有“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之说,即“寸脉浮,关脉沉”本来应当病见结胸,而实际上并不结胸,因此,原论称“脉微而沉,反不结胸”,说明“脉微而沉”释为“寸脉浮,关脉沉”是有道理的。
由此也可见原论句式,言“脉X而X”者,乃指两部脉,而并非指“脉XX”。如“脉微而沉”,并非“脉微沉”或“脉沉微”之意。
抵当汤证一般认为是桃核承气证的重证。相对于桃核承气汤证,一者是此人阳旺。如症见“病六七日”而“表证犹存”;二是此之“发狂”比彼之“如狂”更严重。如果从用药来分析其症状,则此证瘀血多,彼证瘀热多,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未必可径用“轻重”来作比较。
(抵当证四太阳四十七: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辨136】)
先生释文示:“身有热而少腹满,多是木郁阳陷,疏泄不行,应当小便不利……”
此证之“身热”,乃膀胱腑热通过膀胱经表现出来之热,身体膀胱经循行部位均应见热象,而并非如太阳中风桂枝证,其热多在上焦。唇舌方面,此证之热,主要表现为舌苔黄厚润;中风热象,唇舌红而舌苔不黄。此证之“少腹满”,少腹为厥阴经循行部位,结合其他各证,断为乙木郁而清阳下陷,并导致疏泄不行,小便不利,此为常理。反见小便利者,为有血也,故宜抵当丸。
用抵当丸而不用抵当汤,量小而药缓者,先生于章首导语示:“抵当用丸而不用汤,以其下热不如中风之甚也。”
[1] 《四圣悬枢·卷一·温病解第一·营卫殊伤》:“究竟秋冬寒多而风少,故往往病寒;春夏寒少而风多,故往往病温。时令不同也。”
[2] 《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从化》。
[3]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风寒原委》。
[4] 《四圣悬枢·卷一·温病解第一·营卫殊伤》:“中风之病,己土与木火受之。木火主血,随己土而上升,以阴体而抱阳魂,故血常温升而内发,中风而血不外达,是以病在血分。”
[5] 《伤寒悬解·卷十二·厥阴经全篇·厥阴经提纲》:“厥阴、少阳之经,同布于胁肋。少阳之病在经……厥阴之病在脏……”
[6] 《伤寒悬解·卷十三·伤寒类证·温病·温病一》。
[7] 《四圣悬枢·卷一·温病解第一·营卫殊伤》。
[8] 《四圣悬枢·卷二·疫病解第二·六经治法》。
[9] 《四圣悬枢·卷二·疫病解第二·温疫由来》。
[10]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11] 《伤寒论后条辨直解·书集·三百三五》。
[12]《伤寒悬解·卷四·太阳经中篇·太阳坏病入阳明桂枝证一·太阳五十六》:“此太阳表证未罢,而内有腑证,固当下也。然必外解,而后可下。”
[13] 《伤寒悬解·卷十·太阴经全篇·提纲·四逆桂枝证四·太阴五》:“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是即桂枝汤证,有“身体疼痛”者。但“身疼”有径因经气郁滞者。如“太阳十九”:“寒闭皮毛,经气不得通达,则壅迫而为痛。”笔者注。
[14] 《素问悬解·本病论》:“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15]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16]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衄血》。又《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麻黄证五·太阳二十四》:“自衄则卫泄而病愈矣。”该条注释《伤寒论》第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笔者注。
[17]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18]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伤风根原》。
[19] 《四圣心源·卷七·杂病解下·齁喘根原》。
[20] 原文: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21]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
[22]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23] “辨逆”之法,见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笔者注。
[24] 寒疫未必不可用麻黄。《四圣悬枢·卷二·疫病解第二·寒疫·太阳经证》:“寒疫得之伤寒,亦是麻黄汤证,但不尽见于冰雪之天,非皆纯寒,未必咸宜麻黄辛温……”“未必咸宜”者,即是“有时可用”之意也。《四圣悬枢·卷三·痘病解第三·太阳经证》紫苏汤条:“冬月寒盛,须以麻黄发之。”笔者注。
[25] 《长沙药解·大枣》:“桂枝汤开经络而泻营郁,不以大枣补其营阴,则汗出血亡……”温疫无汗,浮萍石膏汤用枣乃为滋脾精,不使如《四圣悬枢》所言“死于脾阴之弱”。其意亦同大青龙汤。《长沙药解·麻黄》大青龙汤条:“甘、枣补其脾精”。笔者注。
[26] 《长沙药解·生姜》:“桂枝汤,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
[27] 《伤寒悬解·卷三·太阳经上篇·太阳风寒五苓散证》:“太阳表证未解,而里有水气,小青龙、五苓散皆解表泻水之剂。而小青龙之表药,则用麻黄;五苓散之表药,则用桂枝。其里水则同,而表证之风寒则异也。”可见,小青龙之“水气”与五苓散之“水湿”可同看。笔者注。
[28] 《伤寒说意·卷一·太阳经·太阳风寒白虎汤证》:“此宜白虎早清金燥,莫使燥气传腑致用承气。”是白虎乃肺经燥证之药,而非阳明胃腑之药也明矣。笔者注。
[29] 《长沙药解·粳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