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有人看网络大电影
你说观众贱不贱啊!
前阵儿新上映的“网大”《奇门遁甲2》,虽说从名字和海报来看就是毋庸置疑的圈钱烂作,但上映后却直接成为“网大”票房冠军。
(相关资料图)
这电影讲的是啥甚至都不重要,因为剧情就像你写的毕业论文,纯纯一坨答辩,就差把“缝合怪,看特效”写在片头,而特效还是乡镇迪士尼走穴风,不看难受看了尴尬。
而观众老爷呢,一边骂着《奇门遁甲2》真烂,一边把六块钱一部的网大生生卖出了快三千万票房。
这是什么概念?
要是搁院线,《奇门遁甲2》的票房可以冲上3亿的数字,把《气球》《棒!少年》《隐入尘烟》通通干趴。
但这也不能怪观众,毕竟从“网大”诞生到现在,它和院线电影的区别还是很大,自有一套评分标准。
普通电影六分及格,网大四分就到了及格线,高于五分一律以赚了处理。以《奇门遁甲2》豆瓣5.6的评分来说,它不说是“省状元”,也能拿个“市三好学生”,况且还有一些观众从中看出了经典的苗头……
尤其是,当你回忆起网络大电影一路走来的历程,便觉得不应对它如此苛刻。
从破壳期到青春期再到成年期,网大能拍成这样已经是积德了。
如果说蝙蝠侠的前身是佐罗,那么网大的前身就是网络视频。
21世纪初,网络视频作品就已问世,说它是网大的雏形,因为从形式和内涵上都和之后诞生的网大非常接近。
作为电影的范畴来说,网大需要有剧情、剪辑、配音配乐等基础的形式,内涵则属于表意范畴,而当时的网络视频则在形式上以“拼接”为特征,在内涵上以“恶搞”为标志。
“恶搞”一词源于日语“Kuso”,由日本游戏界传入台湾,成为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再传入香港,直到流入中国大陆,在网络广泛传播。
恶搞圣经
由于“Kuso”的日语是“粪”,因此,“恶搞”在使用上必须遵循一个原则:
KUSO如果没有创意,KUSO就不过是坨KUSO而已。
又因为,如果没有被恶搞的对象,就无恶搞可言,因此二创是恶搞的必要条件。
于是,2005年,自由职业者胡戈以陈凯歌的《无极》为原型,结合《中国法治报道》,拍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算是打响了网民恶搞视频的第一枪。
以现在的角度看,这条视频的制作不免粗糙,但在当时,它却凭借新颖的形式和反讽的内核引起全网轰动,仅优酷网累计播放就超过500万次。
而当陈凯歌称“一个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要起诉胡戈,《中国法治报道》相关负责人称胡戈很有创意不会起诉胡戈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更是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一条视频引发的血案》。
得益于当时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当时从媒体到评论者几乎所有人都肯定了胡戈作品的价值,也让网络视频成为一种新鲜的信息传递与情绪表达方式。
此后,胡戈又制作了讽刺“春运难”的《春运帝国》视频,将陈道明设为主播,结合《黑客帝国》的打斗、周星驰的影片,《辣妹子》的音乐,最后跟上黄牛集团的赞助广告,非常fancy。
也就是在这时,表达社会时事不公的恶搞视频层出不穷,陆续又有了讽刺中国足球黑暗现状的《中国队勇夺世界杯》,暗讽大学四六级考试不合理的《色戒之王佳芝作弊被抓》等,搁现在也是妥妥的流量之王。
当然,再之后,恶搞就拿捏不好分寸,生生玩成了“三俗”毁谤。
因为“恶搞”经常面临侵权问题,胡戈受此启示,认为搞二创没前途,推行原创风格的网络电影才是“坠吊”的。
于是,他先后投资20余万元,全实景拍摄了网络电影《鸟笼山剿匪记》,在网络上播出。
作为中国第一部网络电影,它具备了一部电影应具备的所有要素:脚本、演员、台词、配乐、场景和后期营销,就是内容过于远离人民群众,是在影射美伊战争。
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时代的洞察者,虽然《鸟笼山剿匪记》没有《血案》的热度,但是它却开创了中国网络电影的新纪元。
此后直到2009年,随着网络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中国才出现了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网络电影《网瘾战争》。
也是由网友自制,片长约65分钟,制作时间长达三个月,以九城和网易争夺《魔兽世界》代理权为基本框架,结合大量热点事件,如“钓鱼执法”“老太碰瓷”“电击疗法”等进行演绎,最后还入选了第30届夏威夷电影节展映环节。
当最后声嘶力竭的呐喊和钟声响起,“我们不敢说话,就算我们说了,也会被无视或断章取义,我们曾经和你一样天真,以为这里处处是花园……”的字幕浮现时,这部因技术和投资限制显得过于粗糙的网络电影,真有了如开头评论那样成为经典的可能。
时间又过去一年,得益于信息化的发展,微博诞生,中国网络进入“微”时代。
当人们渴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时,时长在五分钟内,可以在移动状态和短时间内放松观看,具备完整故事情节的微电影应运而生。
也是从这时开始,网络电影终于更像电影而非视频,它吸纳了传统电影的审美趣味与叙事特征,正式成为电影的细分领域。
当时诞生了一大批宅男女神,比如唠过的赵奕欢的《青春期》、VIVIAN的《眼睛渴了》(和余文乐张雨绮合作过《荒村公寓》),都在某个深夜抚慰过某颗寂寞的心。
2011年,筷子兄弟×优酷的《父亲》席卷网络,这部讲述成长与亲情的故事,用平民化的方式,赚足了大票网民的眼泪。
到最后,凌晨三点垂死病中惊坐起,脑子里都在循环播放“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2014年,随着视频平台的竞争日益激烈,版权费用升高,再这样下去要gg了,爱奇艺首先提出了“网大”概念。
所谓“网大”,即时长超过60分钟,制作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结构与容量,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
区别于之前流行的微电影,“网大”直面C端,用付费点播模式进行分账,保障平台与制作方的利益。
随着2015年《道士出山》以28万元成本取得2400万的惊天票房,网大彻底进入大众视野。
此后的网大,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蛮荒时代。
根据爱奇艺当年提供的数据,2015年,全网上映超过了680部“网大”,只爱奇艺一家就上映了622部,占领了95%的市场份额。
2016年,“网大”更是一举突破了2400部,流量超过了150亿,正式进入井喷期。
这种爆发并不难理解,毕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彼时,电影院正进入流量打架、剧情拉胯的“不如不看”时期,“碎片化”的信息接受方式也让人耐不下性子看经典电影,而“网大”时长短、投资小、拍摄快的特点,正合网民的喜好。
更别提“网大”还精准捕捉了网民的命门——猎奇。
为了满足观众的强娱乐需求,“网大”在制作上那叫一个娱乐至死,什么僵尸、鬼怪、穿越,要拍有话题的、电影院不能放的、观众爱看的,就差把“圈钱”俩字打在片头。
当然,擦边也是一定擦的。
如果椰树罚钱也要擦的心态纯纯是老总的初心不改,那么“网大”的爱擦就纯粹是为了钱。
当时上映的什么《超能太监之黄金右手》《大风水师》《催乳大师》《绝色之战》《麻辣俏护士》,擦之直白低俗,满满的yy味道。
而人们对“网大”粗制滥造的印象也几乎都源于这个时期。
演技,几乎不存在的,演员,几乎都是没听过的,制作公司,听起来也像皮包公司。
多方合力之下,你能看到各种网大以一己之力下沉市场的离谱剧情,什么为了报复老板抢女友,主角绑架了老板女儿藏在家中;还有主角被老天一摸拥有了超能力,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甚至还有各种三俗版黄蓉、媚娘、龙女,看一眼都想把制作人加入猎杀名单。
也许“网大”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豆瓣没有负分。
也是因为这种在正经电影里见不到的奇葩剧情,一时间,“网大”成为各大电影解说博主的素材库,没选题了就挑一部“网大”来骂,根据流量来看也算宾主尽欢。
于是,在电影博主这里,“网大”的烂可不是烂,是财富密码。而网友呢,一边骂,一边看,配饭吃别提多愉快。
想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网大”被骂得这么狠,却还是层出不穷。
21世纪了,一切都是为了流量变现。
初期市场蛮荒,“网大”主打小投资,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学术来讲叫“差异化需求”,就得把题材定准了,要新、奇、怪,能吸引观众注意。
而观众的注意又等于观众的钱袋,2015年的《道士出山》,碰瓷《道士下山》,剧本完成时间不足一周,筹备十天,拍摄九天,后期制作二十天,满打满算才一个月,却创造了造富神话。
很快,《道士出山2:伏魔军团》《道士出山3:外星古墓(上)》《道士出山3:外星古墓(下)》三部四集都在一年内上线,并在全网收获了超2000万分账成绩。
成本低、周期短、回流快、收益高,在资本眼里,这还是“网大”吗?
不,这是捞金池,是黄金矿山,是文艺界的期货。
自此,“网大”就瞄上了小成本+蹭IP的制作方式,90年代,香港热门片子的羊毛被薅得一根不剩,你抄林正英,我抄杜琪峰,惹得王晶都出来嘲网大无耻,集体盗窃香港IP。
从另一方面来看,因为“网大”的观影受众主要是下沉市场的男性,除了猎奇心理所渴望看到的暴力血腥外,东北喜剧也成了畅销类型。
猫眼研究院《2021网络电影数据洞察》
2015年,华谊兄弟和本山传媒、七娱乐共同投资的《山炮进城》,演员都是赵本山的弟子,以替身情节的方式满足了观众对本山式喜剧的喜爱,弥补了春晚缺失的遗憾。
“二龙湖浩哥”系列则直接成了“网大”长盛不衰的IP,其中,《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创下24小时点击523万,上线两周破3000万的成绩,直接发展为“二龙湖宇宙”。
2017年都在分账
毕竟,谁不爱看一群男人的热血逗比故事呢?
就是在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风气中,“网大”开始你抄我我抄你,高度相似的角色、剧情以及片名不胜列举,资金还是滚滚而来。
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卷钱机器,却也让“网大”的名头黑得发亮。
“怎么什么都吃,吃点好的吧。”应是大众对“网大”的肺腑之言。
很多人把“网大”比作美国的的B级片。虽同样喜欢暴力色情,同样制作粗糙,但如果说B级片是为了发泄,那么“网大”就纯粹是为了迎合市场,它们还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产业,“网大”的顽疾正是屌丝受众下,“俗”是王道。不过,“网大”毕竟是电影,你可以俗,但不能只有俗。
只有俗,上头就会盯上你,很快,《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发布就统一了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的审查标准,不再允许“网大”擦边。
监管的加强,一夜暴富神话不再,加上没有里程碑作品的引领,从业者也自知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2017年就成了“网大”涅槃的拐点。
其实,这个拐点更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爱奇艺杨向华提出了网络电影“精品化”策略的时候。
如何“精品化”呢?
以前的“网大”投资小、周期短,那就把单片成本价格升高,制作周期延长,让“网大”不再“小”。
云合数据《2021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
另一方面,要用“大IP思路做网络大电影”。咱们老祖宗的文化遗产那么多,不要再拘泥于僵尸、穿越了,传统影视剧的大IP,比如经典武侠、四大名著都可以用来做“网大”。
以前是大浪淘沙,现在入场者格局初定,咱们就可以跳过资本原始积累,拼团队、拼产品。
但显然,改变需要时间,验证成果的时间恰恰在2017年。
这时,“网大”出现了很多个“第一次”,正式带领行业改头换面。
以前以男性受众为主,现在开始注重“她经济”,挖掘女性市场的潜力。既然网剧可以,网大也可以。
2017年,乐视推出《总裁在上》,霸道总结+玛丽苏的方式虽土却上头,首周播放轻松上亿,直接开启网剧化网大模式,先整它个十集。
而走西游IP的《斗战圣佛》则直接把网大分成拉到一个新高度,以单月分账2007万票房刷新网大分账纪录。
二次元也在网大改革的航道中,《西游记之风暴法米拉》成为首部付费网络动画电影。此外,还有《超自然事件之坠龙事件》《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分别成为首部上线投资过千万的网大与首部纯港片网大。
在这样的多元化格局中,内容的改变无疑是最重要的。
就是下沉市场,也不意味着就爱吃,随着观众品味的提升,网大的口碑越来越受重视。
虽然奇幻、玄幻、冒险等热门题材仍是主流,“西游”“封神”“鬼吹灯”“聊斋”系列占据高分账队伍的半壁江山,但也有一些黑马杀出重围。
战争、历史题材的《浴血无名川》豆瓣评分6.1,累计分账3356万,主旋律现实主义网大《硬汉枪神》《中国飞侠》《毛驴上树》也有不错的成绩。
网大所稀缺的自我表达与纪录时代也终于有了进展。
2017年,讲述几个唱摇滚的年轻女孩误打误撞来到殡葬行业给死者唱歌,从而找到人生方向的励志故事《哀乐女子天团》一举逆转网大的口碑。
这种感觉就像在夜晚的涩谷看了一场读书会,“网大”突然正经起来,让很多人有了意外之喜。
到后来,原创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
以往的奇幻似乎只能从经典IP引流,现在不用挂靠IP也能创造一个独特奇异的世界。
《兴安岭猎人传说》上线的时候,有人说“但凡这样成色的片子多一点,网络电影就有希望了”。
至于《灵魂摆渡·黄泉》,7.0的评分比许多院线电影都要高了,至今仍是网大的门面担当。
去年,在“网大”的第八年,爱奇艺宣布升级电影在线发行模式,推行“云影院首映”和“会员首播”两种发行模式。
也就是说,“DTC”模式正式开始,以前的平台定级变为片方定价,观众投票,根据播出数据来匹配平台资源。
也就是说,播放时长更长、口碑表现更好的内容才能获得最好的推广资源。
在这样的趋势下,“网大”必然要在内容上拼刺刀,不好再作妖。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许只能在行动上告诉资本家:
好好做,咱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参考资料-
https://www.gwyoo.com/lunwen/dianshilunwen/dyfzlw/201209/541237.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109253006436548&wfr=spider&for=pc
https://www.sohu.com/a/344944067_10012964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825324306510500&wfr=spider&for=pc
https://m.huxiu.com/article/504920.html
设计/视觉:SaiBO XiaOsI Me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