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怀柔,有个村子盛产红肖梨。去年秋天大丰收,饱满的果子缀满枝头,有些还没下树就被抢订一空。今年5月,部分在果窖里存了一冬的梨经过二次生长,皮更薄肉更厚,愈加香气飘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果农李伯玉管它叫“带着科技属性的红肖梨”。经历了多年的口味下降之痛,这两年,果品品质正在得到改良,味道、销路已大有转机,让果农们重新看到了曙光。
这饱满的果子背后,是一个拯救红肖梨的故事。
山村香梨曾是“热销果”
“这个味儿不对了!吃起来特别‘糠’。”李伯玉是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村的梨农。发现果子不对劲,销路没以前好了,是从2017年开始的。
家里20亩红肖梨树干开始干裂,伴随着的是果子嚼着渣多,而且不好卖了。勤施肥、多剪枝、削掉病害处的树皮……李伯玉想了不少办法,却收效甚微。敲开邻居家的门一问,家家户户的问题一个样,不少果农愁眉不展。
出问题前,怀北的红肖梨可谓红极一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北京市果品公司统一收购,每年腊月小年,河防口古关大集更是人山人海,外村、外地游客都过来买梨。种梨在村里蔚然成风,种植技术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年产量能保持在200万公斤上下,总产值每年约有1200万元至1500万元。
红肖梨味儿不行了的消息,时任怀北镇文服中心主任李炎也知道。年年牵头办大集,专管帮镇里卖梨的他坐不住了。挨家挨户敲门,进门就要吃梨,还拿着仪器测糖含量,急于找出品质下降的原因。可就是找不到病根儿。镇干部、果农心里都不是滋味。
请教授“把脉问诊”
为了解决果品品质下降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何裕建,受邀来到河防口村。
“其实2018年我就关注到了咱们村的红肖梨问题,其根源在于果农长期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土壤里都是一些杂菌,有益的微生物匮乏,整体缺乏活性,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都不正常了。您说土壤不健康了,植物还能长好吗?”何教授一语道破了困扰果农已久的问题,“普通的化肥里只有氮、磷、钾,但要把果树养好,需要至少十六种以上大、中、微量元素。我们团队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土壤修复改良,新研制的土壤修复剂不仅满足元素量,还有十多种益生菌,组合菌分工协作,有的负责让土壤更肥沃、有的负责治病,为的就是让土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指标达标,让土壤恢复健康。”
“我不怕试验失败,愿意试一试!” 2021年春天,李伯玉虽然对初次试验有些忐忑,但是面对国科大的知名专家,也满怀期待。
为了让村民们理解技术思路,何教授还为农户开班授课,为村民们梳理红肖梨品质下降的原因,讲述土壤修复改良的意义。
2021年秋天,中试以来的首次挂果。土壤修复剂让梨树得到了更多滋养,还抑制住了部分病害,成熟的果子又大又甜,果农们格外欣喜。第二年春天,在怀柔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河防口村的北京山谷河红肖梨专业合作社9个种植大户又纳入试验范围,涉及110亩梨园。今年春季,全镇又新增修复改良土地400亩。
“口味突飞猛进,咱的红肖梨又活过来了!”得到实惠的村民们喜出望外,种梨的劲头儿又回来了。
紧跟潮流谋销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拯救红肖梨不仅在于提升果品品质,打开销路也是当务之急。
2020年春节刚过,河防口村线上果园亮相了。为此,李炎带着果农们忙活了不少日子,“那年,直播带货、微商卖农产品正火,我们就把准了这个机会。”
怀北镇启用了全新的微信公众号,紧锣密鼓地搭建平台、填充内容。“也不太懂怎么做公众号,工作人员只能摸索着来。上传照片、写广告词,联系供应商做指导、完善后台程序,匆匆忙忙一个礼拜,我们的网店就搭起来了。虽说叫网店,但里面只卖一样东西——红肖梨。”讲起那年大约8天网售了30万斤的奇迹,李炎滔滔不绝,“我们发动各种身边朋友、联系共建企业,帮着转发、推荐,没想到还挺火,京城各地都有买家。”
春节前后是销售旺季,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两年临近夏日,都出现了部分果农滞销的情况,本村的山谷河合作社又当起了“救火队员”。
100多筐梨、近万斤果,果农大户李士金瞅着眼前卖不动的宝贝疙瘩发了愁。怀北镇农办工作人员找上门来,告诉李士金,“合作社能收梨,虽说便宜点卖,但是不愁销,可别让咱们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有大户带头,果农们也纷纷跟着往合作社送果子。“要说打破滞销也不容易,收购方精益求精,果农送来的果子又良莠不齐,大家还花了不少时间精挑细选,想赚个好口碑。另外,我们自己还设计了漂亮的包装盒,借此机会宣传怀北的红肖梨。”怀北镇农办工作人员说。
“今年,旅游业回暖,也为了预防滞销,我们带着农户做梨膏、梨干,不仅特别设计了小包装,开袋即食,能泡梨水,还能当旅游纪念品卖,产品附加值也高。”摸爬滚打下来,镇里和果农们悟出了一个道理,“紧跟着潮流救红肖梨,准没错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