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滚动 > >正文

环球快报:陈小平:要构建生物质能行业发展新模式

陈小平先生表示,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同宗同源,可通过多品类形式替代化石能源;生物质能要抓住碳中和的历史机遇,开发出生物质能的减排潜力,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给与生物质能产业创新、开放、包容的政策支持和制度配套,在政策的引导下进行多产业链布局,构建行业发展新模式,促进生物质能高质量发展。

4月17日,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有机固废资源(能源)化利用科技装备展在京召开。原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CEO,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名誉会长陈小平先生出席,并作《双碳目标下生物质能行业的发展与思考》的主题演讲。


(资料图)

在论坛上,陈小平先生在演讲中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代表一个能源革命新时代的开启,人类对于能源的认知、开发、利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从能源革命开始,能源革命实际上是每一次时代飞跃进步的先道。”

陈小平先生认为碳中和将改变未来的能源结构,我国化石能源将逐步退位,清洁能源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从2020年来看,过去三年,化石能源的占比大约是80%,清洁能源占比只有20%,到达2060年要完全翻过来,化石能源占比占到20%,而清洁能源将占到80%。

分析当前投资形式,陈小平先生表示“当前国际资本已在高碳项目中大规模退出,实现碳中和相关领域,正成为风险投资追逐的对象;可再生清洁能源,零碳、负碳技术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预计未来40年,我国将有200万亿元左右的资金进入碳中和领域,每年投入将在3万亿元~6万亿元。”

陈小平先生指出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同宗同源,是继煤、石油、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化石能源,是地质时期的生物质,在长期地质作用下转化为以固态(煤)、液态(石油)、气态(天然气)的物理态能量;生物质能,可转化为固态(成型燃料)、液态(生物柴油、乙醇)、气态(沼气、天然气)等多种产品的化学态能量。但与碳的主要排放源、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不同,生物质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是零碳、负碳能源。

陈小平先生表示生物质能的碳中和潜力巨大,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大有可为。一方面,生物质能具备可再生性、清洁低碳、可替代性、资源丰富的特征,能有效的以固、液、气多态形式,从能源角度、资源角度替代化石燃料。另一方面,我国生物质资源总量庞大、资源丰富,潜力可挖。根据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农林废弃物、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垃圾、畜禽粪污(非干基)等各种废弃物达63亿吨,目前综合能源利用率在10%左右。2022年实际处理各种生物质折合减排量1.9亿吨,仅为减排潜力的20~26%。

双碳目标拉开了农村能源革命、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大幕,这是一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生物质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商机。2023年3月,国家主管部门连续下文发布一系列文件,开启了农村能源革命、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先行试点,通过构建低碳、零碳的乡村、镇、县试点,在碳达峰和碳中和当中起率先垂范作用。

陈小平先生对当前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用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引领行业发展。建议设立“生物质能碳中和研究(设计)院”,加大“科研院校+项目+头部企业“、”项目+基地+企业”等产学研合作,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充分运用算力、信息、遥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由中央企业或头部企业牵头,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重大颠覆性技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要给与生物质能产业创新、开放、包容的政策支持和制度配套。碳达峰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制度配套,当务之急是建立绿色产品的标准、认证、标识,建立低碳、零碳、负碳计量认证标准。同时,尽快健全和推动碳汇公开交易市场、建立各级政府实现双碳目标的财政支持、建立实现双碳目标的绿色信贷支持。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修订调整获得政策支持、解决配套的问题,来推进行业发展。

第三,抓好生物质能在双碳目标下绿色电力及热电产业、生物天然气(沼气)产业、生物醇油产业、绿色固体燃料及储能产业、生物肥料产业、土壤修复与灌草种植产业、生化制氢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等八大产业的规划布局。

在国家政策文件的引导下,推动生物质能传统项目在双碳目标下的的转型升级,实现生物质能从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化,从自动化向智能化。通过构建生态农业、畜禽养殖、有机肥料和规模化生物燃气四大基地,建立生态农业、特色养殖、生物天然气绿色、循环、永续发展新模式,建立生物发电、热电、生物柴油、乙醇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建立生物固化油基地发展新模式,建立生物质能和其他清洁能源城乡统筹、整体布局的新模式,建立固体生物燃料及生物储能新基地等方式,加强生物质能的顶层设计,着力推动生物质能行业多产业链整体高质量发展。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