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红色题材现代晋剧《永祚霞光》,于4月28日晚7点30分,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上演。全体演职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过硬的功底,于太原解放74周年之际,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传递了激荡人心的奋进力量,获得好评如潮!
永祚巍峨,书写着红色革命精神的壮美;汾水长流,潋滟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太原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沃土,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生长着一群不畏牺牲、勇于反抗的并州儿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代晋剧《永祚霞光》由《避难永祚寺》《慈心泊天地》《庙会巧周旋》《英勇抗劫难》《永祚树丰碑》5个部分组成,生动讲述了晋绥八分区游击队长等人与永祚寺僧人联手抗击侵略者,拯救戏班孩子的感人故事。
伴随着婉转动听的歌声,一段在烽火连天岁月中发生的故事,在紫霞牡丹丛的绰约光影中徐徐展开。随着一位老者的娓娓道来,观众们的情绪被一点点地带入故事。
耳熟能详的唱腔,结合全新概念的室内多维度演绎场景,观众们在《避难永祚寺》和《慈心泊天地》的部分与主角们一起全身心沉浸在那个处境艰难的历史长河中,时而为遭到叛徒出卖、被鬼子围剿追杀的剧社孩子们的处境揪心,时而因苦难中互相扶持、彼此救助的同胞善意而感动。
而在高潮迭起的《庙会巧周旋》《英勇抗劫难》和《永祚树丰碑》三个部分,在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下,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并州儿女同仇敌忾,与敌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最终在永祚寺化险为夷、脱离险境的故事被讲述得跌宕起伏,淋漓尽致。台下的观众情绪直接到达最高阈值,激动得热烈盈眶,由衷地为革命先辈们延续了红色血脉,保住了革命火种而欣喜,与巍巍双塔一同见证了太原这座城市不屈的精神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那个难以忘却的1941年。
伴随着激昂振奋的鼓点旋律,专场演出缓缓落下帷幕,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生动的人物、优美婉转的唱腔让这个精彩的夜晚变得深刻难忘。“这个节目既有很高的立意,又有接地气的真实场景,感觉以前的事情就这么发生在眼前了。”“我看得很投入,好几次情绪失控了。好像我和演员们一起参与了那个振奋人心的年代一样,醒过神来后又很庆幸、感恩现在的生活……”
精彩的节目,离不开全体演职人员台下不辞辛劳的付出和呕心沥血的钻研。《永祚霞光》是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在迎泽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历经数月组织创排,聚心合力、不分昼夜倾情打造。由国家一级编导王小东、青年编导李雅洁共同担纲编剧,王小东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导赵祥、一级导演张芬担任导演,国家一级作曲孟文、张朝阳担任音乐唱腔设计,阵容可谓是既强大齐整,又极具青春朝气。
对创作者而言,为观众讲好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用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手法传递爱国热忱,诉说革命先辈在血与火中砥砺前行,以大无畏精神看待个人生死,坚信革命前途的真实心路历程,并非易事。
所以创作团队精心打磨剧本,丰富人物,让每一个角色在特定的场景中产生应有的甚至是出彩的化学反应,譬如当正面的角色处于一个压抑逼仄的环境中时,舞美效果便会营造出身处险境人心惶惶的氛围。
在极具特色的舞美和巧妙运用的光影中,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身影,犹如黎明中的一抹朝霞,为这个红色革命题材故事平添了几分诗意和血色浪漫,很好地凸显了“永祚霞光”的意向性与可视性——黑暗笼罩,光明犹存。
在最终呈现的舞台表演中,创作团队很好地在观赏性与教育性之间找到了艺术的平衡点,用现代化的视觉和审美,丰富舞台艺术的表现力。一招一式、一腔一曲,每一个锣鼓点都浸透着主创老师与年轻演员们的滴滴心血。
《永祚霞光》以强大的团队阵容,充分展现了戏曲艺术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用经典的艺术唱腔,集中彰显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红色精神;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刻诠释了山西故事、中华气派和华夏风范,在巧妙华丽的舞台视觉中,让“永祚霞光”照射到每个人的心中!
■ 审 核丨元艳芳
■ 校 对丨兰 杰 李晓翠
标签: